2015年4月10日
在数字化方面,有如此多的选择,以至于有时弄清楚所需的图像规格比实际数字化相关材料还要耗时。让我们来看看两种最常见的文件格式及其优点和权衡。
关于文件格式和图像类型,我们生活在一个由三字母缩写词(JPG、TIF、LZW、BMP、RAW、PNG、PDF、GIF 等等)组成的世界里——所以在我们决定之前,我们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们将用这个图像做什么?”
如果答案是“长期保存”,那么传统的选择将是无损或未压缩的TIFF文件。标签图像文件格式(TIFF)存在了近30年,以其纯净、多功能的特性而闻名——但是,在彩色甚至灰度表示中,它也因其占用空间大、对处理器要求高和硬盘存储贪婪而闻名,尤其是在表示全彩图像时。随着存储空间变得越来越便宜,处理器越来越强大,传输速度越来越快,TIFF已经成为那些寻求所谓“档案级图像质量”的人们更可接受和实用的选择。
从单个TIFF文件,可以进行多方面编辑,并且可以轻松创建派生文件,而不会造成图像质量的整体显著损失。过去曾使用LZW和CCITT Group 4等图像压缩算法和方案将TIFF文件打包成漂亮的数字“手提箱”以缩小文件大小,但随着硬盘空间增大,文件大小越来越不成问题,以及设备和应用程序上的渲染选项不断扩展,未压缩全彩TIFF文件所能实现的多方面美感独树一帜。
有些人并不关心“长期保存”。对他们来说,“TIFF”一词不过是小争执的同义词。他们只需要一个适中的文件,该文件易于在各种设备上渲染,小到可以通过手机快速传输或在线显示,并且清晰到足以提供他们所需的信息。有一件事是肯定的,JPEG(JPG)文件代表着效率。诚然,它基于有损压缩,但这本身就反映了生命的短暂性。
与24位TIFF文件刚性、正式的复杂性相比,JPEG似乎更友好——兼容性更强,因此更“人性化”。JPEG的最佳优点可能源于其最受诟病的特性——你可以将其压缩到可想象的最小文件大小,而在这种降级状态下,它仍然包含足够的信息以保持可读性。当然,我们可能会回忆起互联网早期,那时数千像素的压缩低分辨率JPEG图像往往看起来像是失焦了——同时还染上了严重的“数字水痘”——但随着每年图像捕获设备的百万像素计数和图像分辨率的不断提高,在观察到视觉伪影之前可以对图像施加的压缩量相当高。使用现代高分辨率JPEG的关键很简单——不要依赖它作为多个派生文件的稳定来源,这样就能保证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