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 CYBERGLOBE Culture 守护文化遗产

SPAU 有限公司,总部位于明岑贝格,自 2015 年以来一直从事考古领域的工作。该公司目前拥有 60 名员工,众多发掘项目和考古报告是其重要参考资料。在本次采访中,公司创始人兼董事总经理萨沙·皮夫科谈及他多学科团队所承担的广泛任务、其对CYBERGLOBE Culture 三维扫描系统的采购,以及考古发现数字化在本地、区域和全球范围内所蕴含的巨大潜力。

皮夫科先生,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您和您的团队都进行哪些类型的发掘工作,以及还有哪些其他工作? 

我的公司,SPAU 有限公司,不仅进行发掘工作,我们还为客户提供全面的支持。首先,我们从规划阶段就支持计划建设项目的公司。我们为他们提供风险管理系统,以便他们能够识别整体项目的成本和风险有多高。我们还撰写非常全面的专家报告,例如针对主要电力线路的报告。我们还进行地球物理勘测,即无需挖掘机或铁锹就能确定是否存在考古遗迹的测量工作。

您提到了风险。从开发商的角度来看,这是否意味着可能会发现很多东西,从而导致工期拖延?

没错。有时挖掘机清除表土后,您会惊讶地发现一座罗马堡垒或凯尔特人墓地。这就会导致成本激增。发掘成本是最小的问题,施工延误的成本是考古学家费用的许多倍。我们为客户提供提前分析这种风险的选择,并确定最佳的施工方式——既无风险,又无中断。

您如何评估风险?

我们首先会查阅档案,看看过去200年里是否有人在那里发现了什么。我们有机会查看航拍照片。许多遗址都是通过空中勘测发现的;谷歌地球(Google Earth)让这一切变得容易得多。还有所谓的激光雷达(LiDAR)扫描方法,它允许我们通过飞行并扫描地表来定位许多以前不为人知的遗迹。特别是在难以进入的森林和植被茂密的地区。地球物理学也参与其中:我们手持测量设备穿过田野或森林,测量地磁场及其扰动。

下一步就是发掘本身。它是如何进行的?

考古调查,也就是发掘,是对遗址的一种有记录的破坏。我们清除表层土,也就是没有文物的区域,然后下面就是考古层。它们不像人们通常认为的那么深。在苹果园里,我们只需要挖五厘米深;在耕地里,则需要挖30厘米。这样我们就能辨认出考古发现,可能是墙体或墓葬。我们对其进行发掘和记录。我们必须对所有东西进行拍照、测量,在某些情况下还要绘制草图。文物被回收——碎片、骨头、金属物品、玻璃,等等。它们被带到我们的工作室,进行编目、清洁、包装,并根据材料类别进行修复。然后它们会被移交给联邦州文物局,因为在德国,联邦州通常是文物的拥有者。

您有一个跨学科团队。这种多样性有多重要?

我们事先需要熟悉地球物理学的技术人员。我们还需要数据管理员,但他们通常主要是考古学家。在发掘工作中,我们主要需要考古学家,但总会有转行者,他们出于对考古的兴趣和热爱选择了这条职业道路,即使没有大学背景。在修复部门,我们有文物保护员负责处理出土文物,还有人类学家负责处理人类遗骸,即判断骨骼是男性还是女性、儿童还是成人,死因是什么,以及可以识别哪些临床病症。我们有一位动物考古学家,负责确定涉及哪些动物骨骼,这也提供了关于我们祖先饮食和狩猎行为的信息。我们的团队中还有一位植物考古学家,熟悉植物遗骸。我们拥有所有这些方面的专家,因为我对考古学采取了整体的视角。我希望每一件进入我办公室的出土文物、每一种材料都能得到最好的处理。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