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当今非常相似的装订方式早在公元一世纪就已经出现。在此之前,手稿主要以卷轴的形式保存。最早的散页装订集合被称为“手抄本”(Codices),它们采用所谓的科普特装订方法,即通过线缠绕的方式将多层纸连接在一起。
到了公元二世纪,软精装书也出现了。这类早期书籍最能与我们现代的平装书相媲美;它们要么根本没有封面,要么使用羊皮纸或纸制成的软封面。后来,装订师开始尝试使用木制封面,这些封面通常用皮革包裹。
西方世界现存最古老的装订书是《圣卡思伯特福音书》(St. Cuthbert Evangelium),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八世纪,现藏于大英图书馆。通过包括CT扫描在内的科学研究,人们对这本书的结构有了详细的了解。研究发现,皮革和木板之间存在一种黏土状物质,使得封面的图案得以凸起。
随着中世纪装订艺术的不断发展,一些书籍增加了搭扣以增强稳定性。类似装订方式也出现在羊皮纸封面的书籍中。但由于羊皮纸对湿气非常敏感,书籍越来越多地用布料装订。
如今,我们用智能手机携带世界的知识,但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知识只能通过书籍保存和传播。在13世纪到16世纪之间,识字率不断提高,随后出现了一种创新的装订方式:袋书或腰带书。这些书的皮面装订上有一层额外的覆盖物,可以将其系在腰带上。这使得受过教育的富裕市民能够随身携带书籍(主要是宗教文本)。
随着时间的推移,书籍的设计变得越来越精致。纸张的发明和普及使得书籍的印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日益增长的可能性同时也要求装订过程实现一定程度的自动化。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所使用的材料和技术都必须重新考虑。在19世纪工业化进程中,书籍不再完全通过手工装订。出版商越来越多地接管了书籍的整个生产过程,从印刷到装订。书籍印在易碎的纸上,到世纪末,几乎所有书籍都采用了布面装订。许多图书馆为这些书籍重新装订,而如今则努力保留旧的装帧。
20世纪,图书装订完全机械化,胶水取代了线,将书页粘合在一起。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对这场工业革命感到兴奋。装订师将他们的手艺视为一种艺术,而不仅仅是实用工具。为了对抗这种趋势,装订师们继续努力向社会传达传统技术的价值。有一些比赛生动地展示了这是一种艺术形式;一种永远追求完美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