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溯数字化(也称追溯数字化)通常指对模拟媒体(如印刷品、胶片或录音)的数字化。它尤其应用于图书馆和档案馆领域,旨在文化遗产保护框架内保存珍贵馆藏和濒危作品,同时将其提供给科研和更广泛的全球公众使用。
数字化以图像形式通过扫描或数码摄影实现,或以全文形式通过OCR(光学字符识别)实现。后者可以以简单版本“Plaintext”(纯文本)或“ ausgezeichneter Text”(带有扩展结构和超链接的文本)的形式进行。
在德国,书面文化遗产的回溯数字化自1997年起由德国研究基金会(DFG)大力资助,并自2005年起在欧洲图书馆项目框架内由德国国家图书馆管理。主要的数字化中心设在慕尼黑巴伐利亚州立图书馆和哥廷根大学图书馆。数字化馆藏的概况可在数字化印刷品中央目录和德国数字图书馆中查询。
回溯数字化的最著名例子之一是全球分散的古腾堡圣经副本的数字化。
数字媒体的长期保存需要适当的策略,以确保数据和内容在未来使用的系统(硬件和软件)中也能持续显示和利用。因此,回溯数字化有时与微缩胶片存档相结合,因为微缩胶片比数字存储介质具有更长的保存期。微缩胶片和数字化副本都在欧洲微缩胶片和数字原件登记册 (EROMM)中登记。
回溯数字化专用扫描仪
在数字化中心的生产区域,主要使用高性能扫描仪,例如 book2net Ultra A2 或 book2net Mosquito A1 。而对于珍贵稀有藏品的保护性数字化,特别适合使用V型扫描仪,例如我们的型号 book2net Cobra 、 Lizard 和 Dragon,或者像 book2net 多光谱系统这样的专用应用,用于手稿和摇篮本的科学研究。
类似主题
来源:book2net.net